新發現的青銅器記者 王汽車借款曉光 攝
  本報寶雞訊昨日,石鼓山西周墓地考古現場再有驚人發現,“M4”墓葬內新發現青銅器4件。其中一件名為“簠”系統傢俱(音:fu)的青銅禮器在石鼓山考古現場首次出現,引起專家重視。考古專家王占奎說:“在西周早期,簠是非常罕見的器物”。
  發掘顯示
  “債務整合M4”與“M3”關係密切
  昨日下午,記者在石鼓山西周墓地考古現場看到,考古人員正用儀器,在“M4”墓葬里緊張作業。由於天氣寒冷,加之墓葬深約8米,潮濕陰暗,墓葬里擺上了電暖氣。據介紹,考古人員已基本完成了墓葬東壁3個壁龕的發掘清理和相關信息提取工作,也完成了西壁7號、8號壁龕二分之一的發掘清理。在7號壁龕里,考古人員發現數量不少的貝幣以及一些動物骨骼和一塊長方形石器。但是沒有見到青銅器。一位考古人msata員說,這一情況與去年“M3”墓葬相同位置的壁龕內的情形一致。這更進一步顯示兩座墓葬之間有著密切關係。在墓葬東壁、西壁緊張作業的同時,考古人員開始對北壁的三座壁龕內的脆弱質地的出土文物進行現場加固和保護,也將採取合適的方式予以提取性保護。
  專家談“簠”
  這裝潢一禮器在西周早期很罕見
  據瞭解,考古人員對“M4”墓葬西壁8號壁龕進行了二分之一方式解剖,清理了其背部局部,發現了該壁龕塌落的土塊堆積過程,對其他壁龕的結構認識提供了直接證據。此外,在該壁龕里,考古人員新發現了4件青銅器。其中,簠的發現令專家興奮不已。身兼數職的王占奎是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國家文物局考古現場文物保護科研基地主任,也是此次石鼓山考古隊隊長。他說,簠,是“用盛稻粱”,盛放糧食禮器,一般用於祭祀。在西周晚期比較多見,而在西周早期,不是比較罕見,是很罕見。在石鼓山墓地首次發現簠,對研究西周早期祭祀制度意義重大。
  石鼓山考古應用多項先進科技
  本報寶雞訊昨日,記者在發掘現場註意到考古人員使用了多種儀器,不僅在發掘前對現場土壤環境、溫濕度等因素準確監控,也能夠在發掘時對出土文物進行三維掃描、定性測量等方面的數據收集和性質判定。
  據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文物保護研究室助理研究員梁嘉放介紹,現場考古人員使用的一種元素分析儀器叫做便攜式X射線熒光光譜儀,簡稱XRF,最早應用在工業產品的檢測分析,可以確定被測錶面的元素構成,比如土壤、青銅器、彩繪文物錶面,無需採樣即可顯示出被測面含有哪種元素,範圍在元素鈉到鈾之間,測量一次僅需30秒到2分鐘。
  梁嘉放告訴記者,這次“M4”中出土的青銅器錶面有大量明顯的席紋痕跡,將編織物覆蓋在青銅器上和當時的埋葬習俗有一定關係。就席紋本身來說,它是白色的,這可能是織物腐朽以後呈現的形貌,也有可能是織物錶面還塗有顏料,從肉眼無法判斷。而使用XRF定性測量後,譜線顯示出織物含有大量的鉛元素,說明織物在埋葬前很有可能塗有鉛白的顏料。使用XRF查看文物的材質信息對器物本身沒有任何損耗,能非常快捷地判斷出被測錶面是什麼。據瞭解,一臺XRF的造價在四十萬元左右,便攜式儀器應用在國內考古發掘現場並不多見,實現了與國外考古科技手段的同步更新,現場還使用了高倍數碼顯微鏡、內窺鏡等文物保護科技手段,最大限度地記錄文物出土時的信息。
  據悉,此次仍將對“M4”內的文物實行嚴格的保護,對漆器等脆弱質文物遺跡將加固、整體提取,對變形、損壞的青銅器、陶器進行破損打包處理,而青銅器錶面的席紋會連同器物一同打包。此次考古發掘清理過程中,不主張樣品提取,僅提取漆器的掉落部分作為樣品保存。
  本組稿件文/記者王曉光 徐雯 圖/記者王曉光
  延伸
  閱讀
  簠,盛放飯食的器具,也為禮器。“凡祭祀,共簠簋。”凡簠都為方形器。西周前期出現,西周末春秋初盛行,戰國後期消失。器和蓋的造型相同,一般有卡扣相合,器可盛食,蓋倒置亦可盛食。
  (原標題:“M4”墓葬內發現西周早期禮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75unjib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